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症状 > 疾病预测 > 疾病早发现
编号:12794715
察颜观色辨疾病(八):耳朵会“说话”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5年5月1日 中南药学·用药与健康 2015年第5期
     《灵枢·口问》:“耳者,宗脉之所聚也。”耳的功能靠精、髓、气、血的充养,尤其与肾关系密切。肾气充足,则听觉灵敏。耳的疾患多与肾有关,也和心、肝、脾等脏器有关。手太阳小肠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。

    看耳朵形状知体质

    耳朵薄而小:耳朵薄而小的人,多为肾气亏虚。

    耳朵厚而大:人常说“耳朵大有福”,耳朵厚大的人,是肾气充足的表现。

    “瘦耳朵”:耳朵偏小,僵硬,肉少骨多,耳垂薄,代表这人的体质属于先天不足。

    “胖耳朵”:耳朵较大,柔软,肉多骨少,耳垂饱满,表明这个人先天的营养状况很好。

    看耳朵外表知健康

    耳朵色淡白:多见于风寒感冒,也见于阳气不足的人。

    耳朵红肿:多是“上火”的表现,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。

    耳廓干枯焦黑: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,因为在这个阶段,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。

    耳垂上有一条明显斜线纹:说明心气虚;耳鸣和耳聋则都说明肾气虚弱。

    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、点状凹陷,而且没有光泽的人: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,如肝硬化、肿瘤等。

    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、扩张,可见到圆圈状、条段样等改变的: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,如冠心病、哮喘等。

    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、暗红、暗灰等,多见于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533 字符